第(3/3)页 【补充说明:我倦日语EP首周30w销量,超过28w的BTS,成为非霓虹艺人历史最佳成绩。当前专辑销量年度排名1-9:安室奈美惠、AKB48、南天群星、dren、沈倦、宇多田光、杰尼斯的关8、南韩的BTS和TWICE。】 【不听日语歌不在霓虹,感受不到沈倦到底有多火,但看到沈倦半个月销量就抵得上人家好几个月的累计销量,除了沈倦牛逼也确实没啥好说的了】 【说个夸张的,我倦八月底不是去Produce48决赛唱了《事件的地平线》吗?结果九月份立马登顶南韩Genie和Melon单曲榜,后续也一直维持在上位圈并且不定期逆行,估计Melon年榜前十肯定是稳了,他现在确确实实是当之无愧的亚男一!且第二名差他很远。】 【环大陆断层爆红实锤了!所以我倦什么时候出张中文EP或中文专辑?】 【不是说正在做吗?但说实话不是很看好,毕竟通过他现有作品展现出来的曲风旋律,很明显就能看出不是华国听众喜欢的调调,最起码同样的旋律如果把词换成中文绝对会在国内遇冷。】 【呵呵,华语乐坛的华是华晨雨的华,华语乐坛的乐是芭乐的乐,前段时间就连谭维维这种级别的大咖为了迎合市场都得唱学猫叫了,你还能指望这片土壤能培养出多牛逼的作品和人物?】 网上纷纷扰扰,好不热闹。 沈倦的粉丝在趁机向大家科普炫耀沈倦近段时间取得的全新实绩成就。 她们愈发觉得成为沈倦的粉丝是她们这辈子做过的最棒的决定之一! 路人在就沈倦不唱芭乐却能全球大爆的话题,展开华语乐坛接下来该如何发展,才能引发变革进步的理性讨论。 剩下的黑粉和对家粉丝或是蛰伏装死,或是趁机用沈倦拉踩其他前辈败坏他路人缘,或是把他吹到天上搞捧杀。 当然这一切都影响不到沈倦。 他只是安静地跟伴舞来到指定位置站定,然后默默调整情绪和呼吸节奏。 没有那把剑,我照样能歼灭敌军! 没有彩排,我照样能够驾驭舞台! 舞台上的灯光不断变幻,融入了潮流感和科技感,使视觉冲击更加强烈。 随后,《Seven》的前奏旋律响起。 “Weight of the world on your shoulders.”全世界的重压都落在你肩上。 随着第一句歌词的出现,随着沈倦那张伟大的脸出现在大屏幕上,观众席上的红色海洋又再度翻涌了起来,整个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都陷入了疯狂。 还是熟悉的人,还是熟悉的味道。 不对 甚至比以前更有魅力!更加惊艳! 如果说舞台下的沈倦大概是95分的话,那么舞台上的沈倦绝对超过了100分的界限,他每次出现都能变得更好。 他的进取心正在无限放大! 他永远在进步! 这才是最牛逼的养成系偶像! 在这种全员陷入疯狂的状况下,微博热搜自然也再度迎来了倦帝的统治。 #舞台之神# #沈倦天喵狂欢夜压轴# #沈倦Seven# #沈倦goldenhour# #沈倦的舞台已在next level# #最好的沈倦永远出现在下一次# #双11喵晚海外收视率暴增百倍# 虽然国内的舞台很少,但有沈倦参与的每个舞台都能带给粉丝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进而顺理成章的火爆出圈。 不少心生感动之情,甚至激动自豪到热泪盈眶的粉丝都在关联微博的评论区里留下了自己此时此景最想说的话。 而点赞和回复数最多的则是这条: 【名字是Alex,评级是Aplus 17岁入行,19岁出道 曾距离出道仅一步之遥,却惨遭无良公司坑害,平白无故多了半年空白期 随后受国内外十多家公司邀请 最后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乐桦 靠公司、团队和自己的努力 《Produce202》断层初C 《华国有嘻哈》元年冠军 首支英文单曲便闯入B榜热百 第三支英文单曲就空降热百前十 首张专辑便登顶年度专辑销量榜 首张日语EP便打破多项记录,成为霓虹乐坛专辑销量成绩最好的外国人 首位登上维密舞台的华国歌手 首位在维密舞台压轴的亚洲歌手 作为亚洲第一人受邀献唱可口可乐官方世界杯主题曲,热潮席卷拉美各国 历史上热百进榜率最高的男歌手 全球时尚圈断层TOP,一年内接连成为LV蒂芙尼YSL积家的全球代言人 地广铺满全球,广告24小时刷屏 得到LV官方认证的全球偶像 得到VOGUE官方认证的时尚新王 首部主演电视剧便在东南亚爆火 首部一番主演电影票房便破十亿 首位提名金马影帝的95后男演员 ins粉丝数一年涨粉超过六千万 外网随便动动就上世趋头条 不惧流言蜚语,敢于说真话做自己 沈倦早已不限于内娱不限于东亚,你不认识他没关系,但你担肯定认识 沈倦永远真诚永远充满生命力,一句话用在他身上:你越搞他,他越火 年少有为,小小年纪已是传奇,红海的出现是为了等待那场黄金雨的降临 今年20岁,属于Alex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沈倦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巅峰时刻,他生来就该站在那个鲜花锦簇的高台之上,在其他人眼中熠熠生辉!】 感谢大家的推荐票月票订阅支持! 感谢因风待葬的作品打赏! 没有任何拷打的意思,但芭乐抒情歌之于华语乐坛其实就像天仙之于七点华娱,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出现得太频繁也就成为了一种阻碍市场继续向前进步的过错 总有一部分看惯了听腻了的读者听众会对他们生出厌烦情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