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沙勒维尔-《兰波家的女孩》


    第(2/3)页

    但对于如何赚钱,阿瑟到现在都心里没谱。

    *

    维塔丽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对她来说,小超市只是初级阶段,能保证生活费就行。马无夜草不肥,想赚钱、赚大钱当然还得靠别的。

    建筑业在沙勒维尔和梅济耶尔红红火火,但没有从业经验别想进入这个行业;其他的饮食业也是,群众已经开始认“品牌”,面包房也是,沙勒维尔的面包房都是做了好几代的,兰波-->>

    太太也就是个家常面包的手艺,没有专门学过,想跟别家拼口感拼口味都很难;

    书店?倒是适合阿瑟,但小城人口有限,书籍需求量不大,城里已经有两家书店了,再开一家书店,利润可想而知的不会很好;小超市不一样,日用品么,总是要买的,家家都需要;

    还有很多需要技术含量的生意,兰波家都没法做。

    阿瑟深感挫败,“真的没有什么好赚钱的方法吗?”

    “有,”维塔丽冷静的说:“抢银行。”

    阿瑟和德拉埃都瞪着她。

    “干嘛?抢银行当然是一本万利的快捷赚钱方法。”她一本正经的建议,“考虑一下。”

    两个小镇男孩都以一种“你心野了”的眼神看她,都没当真。

    维塔丽嘻嘻一笑,“或者,你可以考虑写。”

    “写?”阿瑟怀疑的看着她。

    “维克多雨果。”她简单举例。雨果是诗人,也是作家,名利双收典范。

    阿瑟沉思,德拉埃也沉思。

    他们当然都听说过这位大佬,维塔丽用雨果来做例子,给阿瑟带来的震撼很大:妹妹居然这么看好我!

    少年对自己的才华很有自信,但“自信”仍然需要他人的认可才行,这是一种“经由他人的肯定而获得的自我认定”,所以他会给一些已经出名的诗人写信,寄去自己的诗歌,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阿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不一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但天赋是这么一回事,如果他愿意创作,也一定会写的很好。

    而对阿瑟兰波来说,他只是没想到还能靠创作发家致富,绝对不会认为自己“不行”。

    这可能会是一个好思路。

    维塔丽再接再厉,“拜伦光是靠出版诗集就能过上很不错的生活,法国人口比英国人口多很多!你想想,要是你成为著名作家,你想去国外过上几年,准会有人抢着帮你付账!”

    这个假想中的场景逗乐了阿瑟,“会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