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太监见朱由检迟迟没动作,忍不住催促一声。 “老奴一早可是听说了。” “那些东林党的士大夫们,秘密谋划着开城献降。” “进城的只是闯贼的先头部队。” 听着老太监的话,朱由检的心里顿时涌出了一股愤怒。 作为一个明史爱好者,当然知晓这一段历史。 要是没有这些前身倚重的东林文臣蒙蔽圣听,勾结外敌,对着国库上下其手,甚至敌人都打到面前了。 连点剿灭叛逆的银子都不肯交。 谁来了他们给谁下跪,只要不动他们的钱,添异族的钩子都在所不惜。 不过。眼下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必须得找到破局之法。 一来就上吊,这个结局朱由检接受不了,哪怕破不了局,只带着一个老太监上路也太寒酸了。 怎么着,也得拉着满朝文武们,一起整整齐齐的殡天,才不枉做了一回大明皇帝。 想到这里,朱由检的眼底就透出一抹狠戾。 “我问你,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一把拉过老太监:“快说。” “是,是。” 被吓了一跳的老太监,连忙哆哆嗦嗦的回到: “启禀陛下,距离午时还有三刻。” “嗯。” 闻言。 朱由检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大脑飞速运转。 局势还没到最糟糕的那一刻。 至少紫禁城还没有完完全全,被李自成那个贼子攻破,大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灭亡。 其实原本的历史轨迹,要不是那些软骨头开城跪地献降,大明绝对不会,灭亡的那么快。 从成祖朱棣迁都以来,紫禁城不止一次加筑,稳固城墙,承袭君王死社稷的祖训,若是粮草充足的话,哪怕数十万大军压境也未必能破的了。 这一点早在英宗时期,北京保卫战就得到了印证。 问题往往都是出在内部的。 “不行,必须得那群蛀虫阴蛆们开门献降。” 压下杂乱的思绪之后,朱由检的心中生出了几分紧迫: “之前的马匹处理了没有。” “这。” 虽然有些疑惑朱由检为什么问这个,老太监还是老实的回答: “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