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城门口,伴随着一声声凄厉的喊叫,方才一直跪在城门口不肯离去的学子全部人头落地。 而一旁王承恩的脸上却是一脸担忧: “陛下,就这么将这些读书人杀了是不是不太妥当?” 王承恩身为秉笔太监,也算是读过不少书,清楚的知道杀读书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紧接着,郑子昂也是一脸忧虑: “陛下,现在朝廷百废待兴,也正是选贤举能的用人之际,今日杀了这么多儒生,只怕不利于陛下的圣明,要不要让锦衣卫封锁消息?” 对于郑子昂所说的封锁消息,朱由检十分清楚,无非就是让锦衣卫解决掉所有目击者,并暗中把控舆论。 朱由检摆了摆手: “古往今来,秀才哭庙的事情还少吗?大明能到今日,这些读书人功不可没。” “天下百废他们不来为朝廷分忧排难,反倒是受人指使去先圣庙前痛哭流涕,借哭庙之名行骂君之实!” “这些养尊处优的文白之辈,不能与民同甘,不与朝廷共苦,杀了,只会以正视听!” 说着,朱由检擦干了手上的长剑。 “待日后锦衣卫逐步恢复,要加强对于读书人的监察,等回京之后,你拿着朕的旨意,直接去山东曲阜推了他的孔家庙!” 听到这里,不光是王承恩和郑子昂,就连在场的一众禁军和锦衣卫都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而朱由检在看到周围众人的神情之后,也是十分理解,毕竟在深受儒家治世思想荼毒的封建社会,将推孔庙批圣人的话说出口,的确会引来旁人的费解。 但是朱由检知道,要想革除大明朝现有的弊病,就得将儒家这个宣传机器一举收归朝廷。 而不是仍有读书人们在朝廷之外设立一个文化朝廷,单独去祭拜。 想到这里,朱由检灭孔的心思更加坚定,继而转身看向在场众人。 “就在前几日,朕收到密信,曲阜孔家,竟然暗中勾结关外满清,早早就修好了降表,等着清军入关,卖我国祚!” 此话一出,不光是在场的锦衣卫和禁军兵卒们震惊,就连被押在一旁的一众大同府的官员也都一脸的诧异。 密信一事其实是朱由检虚构的,但是无论怎么说,明朝灭亡后,衍圣公降清这事是洗不白的。 “孔家衍圣公,世受皇恩,竟然还敢暗中私通辽藩,简直丢尽了孔圣人的脸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