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朝会-《碧海飘香》
第(2/3)页
皇帝一听,厉声道:“周亚仁何在?”
只见武官队列中走出一人来,身材高大,脸相温善,走到前边,跪了下去,参拜道:“臣周亚仁拜见陛下,陛下龙体金安。”
皇帝道:“周亚仁,严相说的这些属实吗?”
周亚仁俯拜在地,莫不做声,好像罪状属实,没法申辩。
皇帝见之,很是生气道:“严相可有什么想法?”
严相道:“陛下,现当务之急,就是清剿匪盗,不能再让他们侵扰州郡了。”
皇帝道:“可有什么人选?”
严相道:“安将军身经百战,在北边没让胡人占到我大夏国半点便宜,这次要是调他来清剿这股盗匪,必能一举歼灭之,还太行地区一片安宁。”
皇帝一听,欢笑道:“安爱卿勇武可嘉,战功卓著,调他来,就怕北边出事,还是另选他人吧。”
太子一听,很是高兴,对着皇帝欢言道:“父王,我保举一人,定能将匪盗一举歼灭。”
皇帝看了他一眼,小声道:“谁啊?有这么大的能耐。”
太子一听,欢笑道:“安将军之子,安龙军。”
皇帝道:“他有什么战绩?现居何职?”
太子喜色道:“上次斩首五千敌军的就是他带的兵,现居游击将军,安大将军的左膀右臂。”
严相附和道:“陛下,小安将军已身经百战,可堪重用,调他来清剿太行匪盗,再好不过了。”
皇帝看了两人一眼,感觉很有道理,对着脚下站着的兵部尚书张守城道:“兵部有什么意见吗?”
张守城站了出来,寂寞着声儿道:“陛下,臣惶恐,臣不知。”
皇帝一听,大声怒吼道:“做了这么些年的兵部尚书,什么都不知,要你何用,回家种地去吧!”
张守城一听,默不作声,孤零零地站着,一动都不敢动,生怕动了一下,就会让皇帝威严扫地。
襄王一见,走了出来,和声道:“父王息怒,张将军虽有过失,但也于国有功。不如派他领兵太行,清剿匪盗,成了算戴罪立功,不成就双罪并罚。到那时,也怪不得父王了。”
皇帝一听,连忙站起身,走上前来,用手指着张守城,极为生气道:“张守城,给你半年时间,要是清剿不了这太行匪盗,就别怪朝廷法度了。”
还未等张守城跪拜谢恩,严相走上前来,大声道:“陛下,不可,张大人戎马半生,有功于朝廷,理应安享晚年,不该再让他领兵出征了。”
皇帝好像没有听到,对着跪拜在地的周亚仁道:“周亚仁,你就做个偏将,跟着张守城打杂去吧。”
周亚仁俯首在地,拜谢道:“谢陛下恩典!”
皇帝道:“还不给我速速退下,见着就心烦。”张守城、周亚仁两人立马站了回去。
这一阵快操作,严相跟太子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站在一旁的安大将军两眼嗷嗷直叫。
太子见之,脸色全无,正要对皇帝开口,皇帝装着没看见,转身就往龙椅走去,坐了下来。
严相看了看太子,一脸孤寂,退了回去。
皇帝看了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太子,温声道:“太子,还有事吗?”
太子醒转过来,对着父王俯首道:“父王,这些天我老梦到南边,今天一想,记起了洞庭湖那里匪盗猖獗,危害江山社稷。孩儿想请缨到南边剿匪去,清除朝廷隐患,还荆湖一片太平,望父王批准。”
皇帝道:“那里不是由郑经负责吗?难道匪盗还没清理干净,都已两年多了。”
听皇帝这么一说,从文官堆里蹦出一个人来,小跑到皇帝脚下,对着皇帝温声道:“陛下,去年就有人上报,说郑经嫖妓,敛财,跟匪盗称兄道弟,吃扣军饷,还在老家霸占良田。现已查实,罪状条条属实,望陛下明断。”说完就双手捧起供状、供词。
董公公一见,走了下去,接了过来,递了上去。
皇帝一看,提了提声音道:“郑经何在?”
武官队里走了一个人来,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浓眉大眼,长鼻大嘴,红光满面,气势威威。走到台前,一把跪拜在地,口中念道:“臣郑经,参拜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道:“郑经,你可知罪?”
郑经想道,这明显是有人针对自己来着的,就算罪证不属实,要是陛下真想自己死,争辩无用,便伏拜在地,小声道:“臣知罪,请陛下降罪。”
太子一听,极为高兴,厉声道:“既已认罪,就该伏法。来人啊,拉出去砍了。”
殿外勇士一听,走进来两个,走到郑经身边,就要动手。
襄王一见,厉声道:“大胆,陛下在此,由不得尔等放肆。”
勇士一听,对着皇帝跪拜下去,俯身贴地,不敢言语。
太子正要迁怒于襄王,听到身后严相一声小小的咳嗽,赶忙停了下来,转身跪倒,俯身贴额在地,小声道:“父王,儿臣知错。”
皇帝没看太子,对着跪在地上的郑经道:“郑经,你虽跟着张守城立过战功,有功于朝廷,但功归功,过是过,如果功过能相抵,那国家律法安置何用。来人啦,拉出去,午门斩首。”
门外传来一个声音:“诺。”走进来两个甲士,架起郑经,向门外走去。
张守城正想移步,被一个声音挡了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