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普通人-《重生之大西北1998》
            
            
            
                
    第(3/3)页
    她想念她的孙子孙女们,还有家里那几只羊,没有锄完的草,没有上粪的韭菜。
    总之,就是有很多事情,她都放不下心。
    几个儿女都劝不住,赵鹏也就没坚持。
    外婆身体恢复的还不错,基本行走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只要家里人不要让她干粗活,应该可以慢慢变好。
    所以赵鹏便抽空将外婆接回家,又给外婆留了一些营养品,当着小舅母的面,给舅舅一些钱,让照顾好外婆。
    赵鹏上初中时,曾很长时间都住在外婆家里。
    每天晚上都和外婆睡。
    外婆一直羡慕别人家的孙子和外孙多孝顺,都给外婆干什么干什么。
    还说到有人死后,孙子给立了一个很大的墓碑。
    赵鹏当时脱口就道:“外婆,将来我也要给你立个大墓碑,比所有人的都大。”
    外婆楞了楞,笑道:“那行,我等着你的大碑。”
    赵鹏并没有食言,前世外婆去世后,他帮外婆立了一个很大的墓碑,远看想一间小房子。
    这种事情本来应该由孙子来做。
    外孙按照庆城的风俗,属于外姓,本来是没有孙子那样关系亲密的。
    所以也就赵鹏家里几个孩子,尤其是赵鹏和姐姐对外婆很好。
    至于其他人,委实就很一般。
    而外婆那些孙子,一言难尽。
    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孝顺与否,与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赵鹏也说不上别人什么。
    他只是给外婆给了一些钱,可人家七八年如一日的照顾。
    久病床前无孝子,他们已经做得足够多。
    这也就是赵鹏为什么这辈子对外婆家那些亲戚都保持相当高的容忍度。
    因为他们说穿了,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就会有自私,有不耐烦,有看眼前利益的习惯。
    可这又有什么值得谴责的呢。
    论迹不论心,那天下哪还有什么完人。
    舅舅说,家里准备给外婆办个69岁的寿宴,让赵鹏到时候抽点时间参加下。
    外婆现在很喜欢赵鹏,一定要赵鹏也去。
    这种事情赵鹏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便一口答应下来。
    自从解决了孙小川的问题,小舅舅这边的项目也顺利很多。
    根据堂弟赵实的反馈,基本所有问题都走向正轨。
    但赵鹏反过来也提醒方健要注意赵实,看他是不是利用项目监督的权力,有些不好的勾当。
    赵鹏不希望这些事情发生,不希望自己的好心,最后变成坏事。
    赵鹏这样老实的孩子,开始肯定没问题,但很难保证他在长期的腐蚀里还能保持本心。
    那些做工程的人,赵鹏见得多了。
    他们最擅长就是拉近关系。
    只要愿意对他们放松一点点,往往都是巨额的收益。
    而拉近关系,又能用到多少钱呢。
    赵鹏将赵实放在公司,最主要的是目的是让他有个正当稳定的职业,从而避免在另外一条路上走太远,最后英年早逝。
    他能做得只有这些。
    至于将来的事情能不能按照他希望的发展,或者发展多少。
    他并没有非常大的执念。
    此生唯一的执念有两个,他现在基本都已经搞定。
    第二天上午吃过早饭,赵鹏便带着父母一起去外婆家。
    快到外婆家时,母亲显得很紧张。
    因为这是自从她出事后,第一次来外婆家。
    之前因为小舅舅的关系,外婆家和母亲的关系一度跌到冰点。
    经过赵鹏一系列的努力,总算缓和了关系。
    而随着小舅舅被放出来,重新恢复正常生活,两家的嫌隙其实也就没了根本,剩下的便是别扭。
    别扭嘛,总能随着时间推移化解。
    外婆的辈分很高,在村里基本上是辈分最高的人。
    所以她过寿,前前后后,来了一百多人。
    像赵鹏这种关系的人,排的都不算太近。
    因为她还有很多外甥,侄子等等。
    但因为外婆很喜欢赵鹏,所以赵鹏坐得位置离外婆很近。
    酒桌上,觥筹交错,大人们都在杯盏里歇斯底里地嘶吼着,慢慢忘记这场宴席本来的目的。
    外婆坐在主位的中央,大姨和母亲紧挨着她们的母亲,不住说着一些家常话。
    第(3/3)页